比利時石塊是一種筑路材料,比較早用于比利時布魯塞爾,1850年引進到美 國紐約。其形狀為一截角錐,錐底約5?6英寸(13?15厘米)見方,厚7?8英寸 (18?20.5厘米)。
石塊的底部比頂部多不到1英寸(2.5厘米)。比較初的石塊是 從新澤西州帕利賽茲斷崖上的暗色巖切割下來的。 比利時石塊取代了鵝卵石,這主要是因為前者規則的形狀使其比后者能更 好地固定就位。但比利時石塊并沒有被全世界所采用,因為石塊會被磨圓,產生 接縫或豁口,形成車轍或凹陷處。與高低不平的鵝卵石相比,比利時石塊鋪成的 路面平坦,但仍然會使車輛行駛時顛簸起伏,產生噪聲。
比利時石塊是一種筑路材料,比較早用于比利時布魯塞爾,1850年引進到美 國紐約。其形狀為一截角錐,錐底約5?6英寸(13?15厘米)見方,厚7?8英寸 (18?20.5厘米)。
石塊的底部比頂部多不到1英寸(2.5厘米)。比較初的石塊是 從新澤西州帕利賽茲斷崖上的暗色巖切割下來的。 比利時石塊取代了鵝卵石,這主要是因為前者規則的形狀使其比后者能更 好地固定就位。但比利時石塊并沒有被全世界所采用,因為石塊會被磨圓,產生 接縫或豁口,形成車轍或凹陷處。與高低不平的鵝卵石相比,比利時石塊鋪成的 路面平坦,但仍然會使車輛行駛時顛簸起伏,產生噪聲。